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柴旦工委“六坚持、六提升”积极推动组织工作晋位升级
2018-04-10 11:19  

今年以来,大柴旦工委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主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强素质提站位、抓关键强责任、夯基层打基础、促规范树标杆、选干部聚贤能、建队伍育人才等重点任务,聚力打造基层组织建设“柴旦样板”,全力推动组织工作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打开新局面。

一、坚持拧紧思想建党“总开关”,提升政治站位。以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引领基层党委(党组)和党支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理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基础上,采用党员教育“配餐”、微课堂等形式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红旗峰大讲堂、党员流动学习驿站等载体,采取个人学、集中学、研讨学、宣讲学等多种方式,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初心有缺失、担当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同时,持续延伸现代远程教育、报刊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作用,结合新发展党员、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少数民族党员特点,通过“分类施策”着力提高机关、牧区、学校、企业等不同领域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学习实效。

二、坚持牵牢管党治党“牛鼻子”,提升管理水平。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新要求,进一步压实“一把手”抓党建工作责任。工委书记与40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不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党建工作,并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责任意识,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紧紧牵住了落实责任的“牛鼻子”。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党建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健全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建工作制度,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从实从严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三、坚持激发基层组织“内动力”,提升党建品牌。扎实做好第一书记驻村、“两讲四促”宣讲管理、村(社区)换届后续教育培训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工作能力和带富本领。以“标准化党支部工作手册”为抓手,全面推行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四点一线”“五抓五新”工作机制,促进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档升级。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拓展延伸“五个不让”党建模式,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持续巩固“三线四区”党建示范长廊示范点建设成果,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建义务指导员,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切实打造镇村、机关、非公企业领域9个示范点品牌。同时,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深化“党建+乡风文明”“党建+生态环保”“党建+旅游”“党建+中心工作”模式,在多领域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四、坚持引领集体经济“树标杆”,提升发展合力。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破壳”“清零”行动,成立大柴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形成“工委抓统筹、部门负总责、镇村抓落实”的层级工作机制。结合县级干部基层蹲点调研、干部下基层、抓党建促提升等活动,充分发挥联点领导、包联单位、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真正帮助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健全完善“党支部+公司+基地+农牧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牧户”工作模式,促使广大牧户参与利润分红,形成集体与个人利益共享链条。同时,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农牧民收入增加、政策资金保障等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五、坚持摆正选人用人“风向标”,提升干部素养。结合“四重用四关注四不用”选人用人导向,严把干部提名关、考察关、使用关、权力关,确保选出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围绕中心大局、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分散”培训的形式,加大对年轻党员干部、妇女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和党外干部培训力度,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考核过程、奖惩举措,建立有利于公平竞争和差异化考评的分类考核方式,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紧密结合起来,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科学考评干部的“总抓手”。

六、坚持种好引才汇智“责任田”,提升人才保障。严格落实《青海省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意见》《海西州关心关爱干部身心健康十大措施》《大柴旦行委干部周转房管理办法》及干部休假等制度,健全党员干部轮岗交流、谈心谈话和心理检测机制,不断优化人才交流和发展环境。积极落实“四大人才新政”,继续组织实施“高端创新人才百人计划”,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对入选的“千人计划”和“百人计划”的人选和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针对长期在教育、卫生、农牧、林业、水利等领域工作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引、育、用”并举,并通过各种专题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深度培养本土人才、“工匠式”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持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水平。

上一条:大柴旦3×3工作法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下一条:大柴旦工委“三问诊”建强村(社区)党组织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bet365官方网投 青海ICP备05001235   电话:0977-8281328

技术维护:海西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信箱hxdzzw@haixi.gov.cn

青公网安备 632802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