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柴旦工行委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抓手和首要任务,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和最大的责任担当,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新名片。
一、生态文明广泛弘扬,实现“绿色惠民”。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宣传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在全区持续掀起广泛弘扬生态文明热潮,进一步树牢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是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深入。充分借助红旗峰大讲堂、党员流动学习驿站、“两微一端”等载体,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研讨交流、集中学习、“坚定践行‘四个意识’,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方式,深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省州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进一步凝聚力量,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引导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意识,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化于心、践于行,不断推进“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共开展涉及生态环保的专题学习、讲座及培训19场(次),受众2600人(次)。二是宣传教育范围持续拓展。利用百姓大篷车,地球日、世界环保日主题宣传,柴达木之夏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扎实开展环保知识问答、环保趣味游戏等互动式、情景式、体验式生态环境区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牧民群众关注环保、热心环保,共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集聚形成环境保护合力。截至目前,悬挂环保宣传横幅126条,发放宣传材料5200余份,编发大柴旦环保信息50余篇。三是落实政策遏制草场退化。依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等,实现草原永续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牧民增收、牧业增效,真正实现“绿色惠民”。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459.22万元。
二、绿色产业不断壮大,实现“绿色兴业”。把“生态立区、绿色崛起”作为全区发展的战略蓝图,切实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发展生态工业不动摇。依托禀赋的资源优势,加大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打造全区新能源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区共引进新能源企业11家,总装机容量1152兆瓦,已建成并网发电2家,装机容量152.5兆瓦。风能发电企业三年累计发电量43641万千瓦时,实现产值2.63亿元。二是抓实生态环境不落空。重点实施草原生态补偿、重点公益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河道治理、水源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做好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二期、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成镇区绿化景观水渠、八里沟河道治理、雪山温泉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三是做好节能减排不走样。深入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节能减排科技行动”,严格项目能耗评估前置条件,全面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步伐,有效控制重点耗能企业能耗总量增长。投资1.68亿元,实施了柴达木硼化公司清洁生产示范、昕源再生资源公司废渣及石灰综合利用、乐青科技公司H酸尾液综合利用等5个重点节能低碳项目。同时,切实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投资1000余万元,在全区15个城镇建设项目中全面推广固体废弃物免烧砖、A级防火保温板等环保材料。四是合理开发资源不打折。认真执行《大柴旦行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加大勘探投入,坚决制止以采代探、乱挖乱采等行为,做到合理开发资源。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不断加强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
三、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实现“绿色空间”。把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作为最靓丽的品牌和后发赶超的巨大优势,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防治。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出台《大气防治实施方案》《2017年淘汰燃煤锅炉实施方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层层传导工作压力,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已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执法督查12次,对无环保、土地等手续的2家堆煤场进行了全面清理,完成2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13家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建设。五彩碱业、恒信融科技、和信科技等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完成。制定《建筑工地扬尘及文明施工方案》,积极开展“绿色施工”活动,严禁建筑工地敞开式作业,严查渣土运输车辆和装载车辆密闭及清洗防尘措施。同时,建立城镇施工清运车实行核准制度,明确规定行车路线、倾倒地点、时间节点,实现了建筑施工车辆全部“棚盖”运营。二是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加强重金属采选、化工废渣、危废物等方面的管理,对全区3家重金属企业尾矿库防渗设施、跑冒滴漏现象进行重点监管。截至目前,大柴旦矿业公司、西部矿业锡铁山分公司、青海五彩碱业公司均已建成标准废机油库,并健全完善危废管理台账和应急措施。同时,将汽车维修废机油管理纳入固废管理系统,已完成柴旦镇汽配城所有汽车修理店的摸底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三是水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出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水污染防治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环保、公安、市监等部门和检察机关之间环保联动机制,明确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内容。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建设,编制完成《柴旦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状况评估报告》,建成水源地保护围墙和电子视频监控设施,实行专人24小时看管,做到人防与技防的结合。截至目前,饮马峡工业园区生活和生产污水处理设施正进行可研和设计工作;柴旦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项目主体已完工,潜流湿地、提升泵站土建和钢结构部分已完成,防水分项已铺设完成,预计于8月底完成10个池体的功能性填料及通水调试。锡铁山工业园区废水处理设施已建设完成。
四、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实现“绿色城镇”。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全面改善城乡面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一项重要部署和民生工程切实抓实抓细,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城镇”。一是加速城镇绿化建设力度。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及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按照城镇外围绿化、街道绿化、庭院绿化的“三环”绿化模式,努力将城镇绿化打造成居民的宜居区、城镇的风景线。累计投资金近1.5亿元实施城镇绿化工程,种植白榆、圆冠榆、沙棘、西府海棠等各类苗木1986.3万株,新增城镇绿化面积
66.67
公顷
,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不断提升城镇建管水平。持续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投资400万元启动实施行委小区、崇民小区、惠民小区住宅楼屋面、楼体及镇区街面改造,不断美化镇区整体形象。同时,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填埋场2座,重点对居民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努力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三是扎实做好督察问题整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针对国家、省州督查反馈的有关问题,列出整改任务清单,明确整改内容、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按期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国家、省州环保督查反馈的13项问题,已整改完成11项,其它2项正在积极整改中。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海西州边督边改工作小组转办环保案件1件,目前已完成阶段性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