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融合中心组学习会、干部大讲堂、道德讲堂等平台,探索建立了具有柴旦特色的“红旗峰大讲堂”,持续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强化地区理论武装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延伸触角,规范化打造“红旗峰大讲堂”理论宣讲阵地。通过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延伸触角,按照“五有”(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活动、有机制)和“五讲”(讲理论、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讲法治)建设要求,积极构建广覆盖、多功能、见实效的“红旗峰大讲堂”宣讲主阵地,不断扩大宣讲的辐射力。一是宣讲阵地向机关支部延伸。建立党员活动室、协同通信、流动驿站、道德讲堂等宣讲阵地,结合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党员干部培训大会、专题讲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思想大解放大讨论”等活动形式,广泛宣讲党的先进政策理论和重要会议精神,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二是宣讲阵地向社会各界延伸。在学校、企业、寺院、军营等建立少先队活动室、团员活动室、职工之家、民管会活动室、军营讲堂等活动平台,结合团队日主题实践、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专家讲座、“面对面”座谈等多种活动载体,针对不同受众人群有侧重性的开展理论宣讲,做到宣讲工作有谋划、真落实、见成效。三是宣讲阵地向基层群众延伸。在乡镇、牧业村、社区等建立青年之家、牧民之家、残疾人之家等活动阵地,以“双语”讲座、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群众容易理解、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常态化构建“马背讲堂”“帐篷讲堂”“电教讲堂”等具有农牧区区域特色的宣讲载体,满足各族群众理论学习日益增长需求。
二、提升素质,结构化打造“红旗峰大讲堂”理论宣讲队伍。按照高标准、多层次、广覆盖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理论宣讲人才队伍,提升宣讲队伍素质,优化宣讲队伍结构。一是建立专业化的宣讲队伍。邀请州委讲师团讲师、党校教授、省内外专家学者等组成专业宣讲队伍,来我区开展专题讲座或培训,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独到的理论观点、旁征博引的具体事例等方式,向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思想理论,着力提高干部群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是建立即时化的宣讲队伍。按照政治素质强、理论素养高、演讲水平优、作风建设好的标准,统筹协调全区人才资源,组建了以工行委领导干部、各部门工作骨干为主体的宣讲队伍。以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等为契机,即时组建专题宣讲小组,深入机关、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寺院等开展全方位宣讲,实现中央、省、州重要会议精神在我区全覆盖。三是建立常态化的宣讲队伍。整合各领域业务精英、“五星级文明户”、地区道德模范、创业“领头雁”、致富带头人等组建志愿宣讲队伍,常态化深入基层宣讲法律法规、生态环保、医疗卫生、民族团结、安全生产、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政策知识和先进经验,聚力发挥好理论宣讲的教育引导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丰富形式,多元化打造“红旗峰大讲堂”理论宣讲载体。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州、工行委重要会议精神和各项政策理论为宣讲内容,增强理论宣讲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一是请进专家集中宣讲。邀请专家学者等来我区开展专题辅导,深入剖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1号文件、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等理论成果,深刻解读各项报告的文化思想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强化政策理论阐释,强化政治思想引导,着力营造领导干部带头学、以上率下延伸学、带着问题思考学的宣讲学习氛围。二是组建队伍上门宣讲。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两讲四促”百日活动、“走基层百日行”“春风送岗位”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宣讲队走近乡村牧民、寺院教职人员、学校师生、企业职工,通过文艺演出、知识讲座、政策宣传等广泛开展有针对性、有侧重性的基层理论宣讲,以悬挂横幅、展放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编发“红旗峰大讲堂”教育读本等载体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和先进文化,增强宣讲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三是媒体平台联动宣讲。主动“上网”“触网”,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媒体+”模式,聚力建设门户网站、远程教育、“青年之声”、协同通信、“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促进专家学者与各族干部群众的“线上线下”联动学、互动学、交流学,着力提升理论宣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