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行政区简介 |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区。青新(国道315线)与柳格(国道215线)公路贯穿全境,并于柴旦镇交汇。行委驻地柴旦镇东距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市约 200公里 ,距省会西宁市 732公里 ,南距格尔木市约 190公里 ,西北距甘肃省敦煌市 320公里 ,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区现辖两个镇(柴旦镇、锡铁山镇),总人口1.4万,居住有汉、蒙古、哈萨克、藏、回、满、土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以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人口居多。 大柴旦地域辽阔。行政区总面积为2.1万平方公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 250公里 ,南北最大直线距离 210公里 。地区海拔在2829— 5655米 之间,平均海拔 3400米 以上,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 3174米 。地区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气候,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年均降水量为 83.5毫米 。 大柴旦历史悠久。早在2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里生息。隋唐时期,为吐谷浑、吐蕃辖区;元明清时期,为蒙古族左翼和硕特部北左旗驻地;新中国成立后,隶属青海省都兰县。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开发柴达木盆地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纷至沓来,1956年大柴旦为柴达木工作委员会、行政委员会驻地。1958年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迁至大柴旦。1959年设市,成为当时柴达木盆地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964年撤市设镇,1992年成立中共大柴旦工作委员会、bet365官方网投,为海西州委、州政府的县级派出机构。 大柴旦资源富集。境内高山纵横,盐湖遍布,地质结构和土壤结构复杂,成矿条件好,因而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已编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3种,盐类矿产7种。有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4处。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这些矿产探明资源量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全区共有可利用农业用地19.7万亩。草场面积为568.5万亩,草场可利用面积为300.2万亩。境内主要有野牦牛、野驴、雪豹等兽类40余种,野鸡、雪鸡等禽类50余种。 大柴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伴随着柴达木盆地开发而兴起的工矿区,为支持国家建设、稳定西藏、巩固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当时西藏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大柴旦工行委依托资源优势,以培育资源型特色经济为主线,全面实施“资源转换、工业强区”战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最快最好时期。2005年,大柴旦被海西州委、州政府列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多园”中重要的能源煤化、盐化工业园后,工行委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实施规划了饮马峡110万吨纯碱、20万吨硫化碱联产1万吨聚苯硫醚等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延伸性强的项目,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十二五”时期,大柴旦工行委将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发展定位,围绕“两区”建设这一中心,积极提高产业集聚能力,提升主导产业层次,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硼产业和硫化碱产业基地,全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和复合肥生产基地。 近年来,工行委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的历史机遇,规划实施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初步建成了锡铁山、饮马峡、柴旦三个工业集中区,现有各类工业企业4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上市公司7家,形成了“煤炭、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四大支柱产业。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64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9.84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完成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亿元,其中完成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6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4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06元。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第三产业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增长13%,其中一般性工业投资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94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0人;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省定指标以内。 |